小手搓出团圆味 糯米香里迎新春——除夕小学生与家人共制吉祥圆子传承年俗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k8凯发国际版

小手搓出团圆味 糯米香里迎新春——除夕小学生与家人共制吉祥圆子传承年俗
来源: 2025-02-08 09:48:13 责编: 何兰

除夕的厨房热气蒸腾,油锅里翻涌的金色浪花裹着糯香,合肥实验学校一年级24(16)班小学生彭伊航正踮着脚,将亲手搓好的糯米丸子轻轻放入锅中。“圆子跳进油锅就像在跳舞!”他兴奋地数着,“1个、2个……妈妈说凑满8个就是‘八方圆满’!”这个春节,彭伊航一家用传承百年的炸圆子习俗,在劳动实践中编织出温暖的新春记忆。

老手艺里藏讲究:指尖传承团圆意。“圆子要搓得溜圆,来年才能顺顺利利。”奶奶将蒸熟的糯米与肉沫、葱蒜等料拌匀,沾点面粉将其分成小剂子,然后教伊航怎么将圆子搓成圆圆的。孩子学着大人的模样,边做边念叨新学的顺口溜:“糯米团,糯米团,团团圆圆一家亲。”爸爸趁机讲解习俗:“圆子自古就是年菜‘头牌’,旧时谁家炸的圆子多,就象征来年五谷丰登。”

三代同堂乐融融:油锅翻涌幸福声。灶台前分工有序:爷爷调火候,妈妈拌馅料,彭伊航负责“质检”——把不够圆的丸子重新塑形。当第一锅圆子披着金甲浮出油面,孩子举着长筷当“指挥官”:“左边那个穿黄袍子的可以出锅啦!”逗得全家欢笑连连。炸好的圆子被摆成塔状,奶奶特意在顶端点缀红枣:“这叫‘红运当头’,咱们小航是家里的‘顶梁柱’!”

劳动课堂悟成长:甜蜜心意传万家。“原来炸圆子要先蒸后炸,比包饺子还复杂呢!”圆子弄好后,伊航分装了几份圆子送给邻居。隔壁的王奶奶接过还温热的圆子,开心地说:“这是我今年收到最甜的年礼。”母亲欣慰地说:“让孩子在劳动中理解‘助人即助己’,比说教更深刻。”

夜幕降临时,彭家窗棂透出暖光,电视里春晚歌舞正酣,桌上圆子晶莹如玉。彭伊航给太爷爷碗里夹了个最大的圆子:“您咬一口,保证甜到心里!”四世同堂的笑声混着糯米香,将“团圆”二字酿得愈发醇厚。(储芳芳 孙雨静)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