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雷池镇市场监管所位于望江县的“东大门”,全所工作人员6名,辖区总面积157.18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雷池镇户籍人口为53869人,各类经营主体2168家。该所以创“三星市场监管所”为契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塑造“市场卫士服务先锋”新形象,2023年12月通过“三星市场监管所”验收合格。
抓党建引领打造“卫士先锋”新牌子
以阵地固党建。设立雷池镇“小个专”非公企业党员活动室,按时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高标准打造以“市场卫士服务先锋”为主题的多媒体党建活动,全方位展示该所拼搏奋进的足迹和精神风貌,建强学习党史、接受教育、洗礼思想、提升素养的阵地。时刻传递务实担当、清正廉洁的监管理念,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以党建促发展。秉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健全党支部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发挥“小个专”党建作用,规范提升“两员一站”建设,扩大“小个专”党建覆盖面,培育“小个专”党建示范点3家。广泛开展“双报到”“服务入企”“为民办实事”等活动,2023年以来,与企业开展联席活动3次,走访帮扶企业6家次,为企业解决困难9条,推动了党的建设与市场监管工作深度融合。
抓“两化”建设塑造“标准规范”新样子
硬件配置标准化。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综合考虑办公办案实际,细化每个功能布局,统一规范标识使用等外观形象,所内基础设施齐全,信息化设备、执法装备完备,为高效办公提供了基础保障。
业务流程规范化。梳理市场监管所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制作公示牌,围绕投诉举报办理、行政执法、群众办事、档案管理、应急处置等业务,制作工作流程图,实施上墙管理,实现了业务工作办理规范化。
队伍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紧盯执法关键环节,加强执法管理、完善执法制度、优化执法机制、落实执法责任,自觉接受执法监督,不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展现了队伍的新气象、新风采。
抓日常监管走好“线下线上结合”新路子
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该所在编人员5名、协管人员1名,针对“老同志有经验、新同志善于学习”的特点,日常监管执法实行“一老二新一协管”人员配置,形成“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全员协作”的高效工作格局。
实施网格化监管。编制《市场监督管理网格化工作手册(试行)》,划分2个监管网格,做到了“定人、定岗、定责”三落实。通过全面摸排,绘制辖区监管主体分布图,每个网格均建立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特种设备等监管对象微信群,实现了监管信息即时传达。
运用智慧化监管。以“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为依托,以网格化监管为补充,19家学校幼儿园、敬老院食堂全部实现“互联网 明厨亮灶”监管。熟练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96366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等,实现了八大类特种设备从登记、检验到日常监管的信息化动态管理。“一户一档”的监管档案齐全完备,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检查有痕留、工作无盲区。
抓多元化解开好“消费维权”新方子
提升办结效率。针对该所是城乡接合部,投诉举报绝大部分是职业打假人的特点,在原办事大厅的基础上,设立了消费者权益服务站,由专人专门负责辖区内热线和现场投诉举报的调解处置工作,切实提高了投诉举报的按时核查率和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
完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推行“互联网+消费维权”模式,采取odr系统,在规定时限内实现消费纠纷在线和解。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0户,发展无理由退货单位16户。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化”形式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组织各大商超、药店、餐饮场所在led屏滚动播放消费维权宣传语,设立普法咨询台,现场解答法律咨询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抓创新突破迈出监管服务新步子
创新信用监管。积极探索信用监管模式推进食品监管提质增效,以信息归集公示、分级分类监管、信用修复等为抓手,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监管、事后联合奖惩,通过突出制度保障、严格分级评定、推进结果运用,实现了信用监管与食品安全的深度融合。
强化重点监管。针对辖区经营异常、食品药品安全、农林产品加工聚集区特种设备安全等重点领域,强化重点监管,加大执法力度,2023年共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20件、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案件18件,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3件,树立了市场监管执法威严。
优化服务水平。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质量技术服务帮扶、“食安雷池”创建、“政银携手共助小微”、知识产权政策宣贯、《反食品浪费法》宣传等服务活动。为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开展“食安夜校”线上线下培训5场次,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00余人次。宣传服务活动8次,创建“食安雷池”示范单位2家。
下一步,雷池镇市场监管所将以“四星市场监管所”创建为目标,加强统筹谋划,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队伍履职能力和监管服务效能,助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潘宜爽 聂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