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凉山 温暖百余名困难儿童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k8凯发国际版

​情系大凉山 温暖百余名困难儿童
来源: 王金娜 2024-08-22 08:43:07 责编: 王霞

董何涛是金湖社区一位普通的居民,但是他的做的事情却不普通。从2021年开始,他就两次前往四川大凉山,亲自把物资送到大凉山困难儿童的手中。即使生意破产负债,也没有阻止他奉献爱心的路,两年多来,他共计捐助10多万元,帮助近百余名山区孩子解决生活困难,不仅如此,在甘肃地震后他也亲赴灾区,给帐篷中的孩子送去御寒物资,他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志愿风尚。

亲赴大山

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董何涛在短视频上刷到了四川大凉山孩子们的视频,看到视频中孩子们夏天顶着烈日下地干农活,冬天穿着单衣单鞋步行几十公里求学的场景,董何涛再也“坐不住”了。他当即联系了当地的志愿服务团队,准备奉献一些自己的爱心,但是由于网络上缺乏真实性,董何涛决定亲赴大山看看孩子们的真实情况。

2021年6月,董何涛第一次踏上大凉山之旅。这将近2000公里的志愿之路,属实是不好走。他先从合肥坐飞机到四川西昌后,再坐4个小时大巴才到达孩子们所在的村庄。刚下车,他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大凉山的一切都跟视频中拍的一样,自然条件恶劣、地远路偏、交通闭塞,住的是土房子,孩子们都穿着破旧甚至有些脏的衣服在乡间穿梭,也是这次“考察”之旅坚定了董何涛一直坚持爱心助困之路。

回合肥后,董何涛买了新衣服、书包、学习用品等寄到了大凉山志愿者服务队。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他又发动身边的朋友参与到爱心捐助中来。对于那些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邮寄的朋友,董何涛还提供上门服务,他开车一家一家上门取包裹,分类后再集中统一邮寄到四川大凉山。

第二次去大凉山,董何涛带着新买的衣服、学习用品,顺道还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去到了几个条件最艰苦的村庄。孩子们见状,一窝蜂似地围上来,伸出了他们脏兮兮的小手,拿到礼物的他们连连道谢,董何涛也亲切的抚摸着他们的头。在大凉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的陪同下,他还挨家挨户送衣服、送生活用品,确保物资送到每个孩子、每户人家的手中。“不管多远我都想亲自去看看,把东西送到孩子们手上,孩子们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时间穿上,我也就安心了!”这就是他一直坚持亲赴大山的原因。


困境坚持

董何涛曾经是一位自主创业者,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经营不善已破产,无奈变卖曾经的房子归还欠下的债款,现租房子居住。即使是这样的困境,董何涛也没有放弃爱心捐助,他不仅专项资助大凉山的孩子,还义务帮助辖区孤寡老人,为老人免费送去近60件过冬衣物,帮助他们温暖过冬。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董何涛自己就捐助物资超过10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发动身边朋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告诉记者:“我最想得到的不是认可、而是你们把事情分享出去、用行动唤醒更多人的爱心,参与的人多了,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奉献爱心!”


灾区救助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许多爱心人士驰援甘肃献爱心,董何涛也是其中一位。在得知地震消息后,董何涛迅速行动起来,一共筹集了总价值4万元的100件防寒服和100条防寒裤、100双鞋子、150件新羽绒服。为了确保物资能直达灾区孩子们的手上,12月30日晚,董何涛连夜出发,驱车1670公里,历时15个小时,将这份心意送到了甘肃灾区。“看着灾区的孩子们在这么冷的天气下住在帐篷里,看着心里太不好受了,我也就尽一些绵薄力量,希望孩子们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董何涛回来后说。地震无情,人间有爱。董何涛的善举不仅体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也彰显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除了定向每年走进大凉山,董何涛还积极参加蜀山区组织的公益行活动,于今年5月份分别走进寿县、小庙镇、蜀山区春语儿童康复中心,带着学习用具、篮球、牛奶、善款等共计1万元,共计救助困境儿童50余名。在现场,董何涛半蹲在地上,亲切的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要认真学习,勇于面对困境。董何涛也表示,自己将继续做好他的公益项目,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温暖,帮助更多的孩子有饭吃、有学上,健康长大。(王金娜)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