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2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2025年新年伊始,全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范围再度拓展,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水阳江干流(安徽段)、秋浦河干流、沱河、丰乐河、北淝河上段、佛子岭水库,以及亳州北凤沟等7个省级、1个市级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先后完成登簿。其中,亳州北凤沟是我省首个登簿的市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
据介绍,2024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会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完成滁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国首个登簿的跨省域水流自然资源协同登记项目。在此基础上,该厅结合实际启动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等7个省级水流自然资源项目登簿工作。在开展登记审核、公告登簿中,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厅属支撑事业单位和相关技术单位,对7个水流登记单元2022年以前形成的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开展更新调查,协调项目涉及的10个市26个县(市、区)政府以及省级生态环境、水利和林业部门,开展资料补充收集清理、单元范围更新、单元接边处理、调查数据更新、成果更新确认和调查成果编制等工作。对内业数据成果多轮次进行软件检查、人机交互检查,外业实地核查,确保登记成果质量。
针对更新变动的成果,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项目涉及的所有县(市、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召集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部门逐一开展更新调查成果告知核实及解释工作,召开现场成果核实告知会30余次,确认项目最终调查成果,进一步规范确权登记程序。7个水流登记单元成果经过该厅相关处室内部审核和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省直部门的外部审核,公告无异议后完成登簿。此外,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还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市比照省级项目登簿的做法,开展市级项目登簿工作,推动实现市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登簿破题。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有序开展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进一步拓展省市已实施项目登簿范围,积极探索登记成果应用路径,建立完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为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产权依据。(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