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麒麟镇:“和合”文化做活治理“大文章”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k8凯发国际版

枞阳县麒麟镇:“和合”文化做活治理“大文章”
来源: 2024-12-11 10:12:40 责编: 王霞

近年来,枞阳县麒麟镇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和为贵”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将“和合”文化融入到乡村文化振兴中,以“六尺巷”典故启发人,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借“知进退”境界昭示人,切实为群众解决烦心事,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澎湃的内生动能。

搭建纠纷化解平台促“人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随着s335省级公路、德上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涉及用地纠纷时有发生,有时候仅仅为了地边地角的方寸之地,友好的邻里大动干戈。麒麟镇新安村闵庄组部分土地因德上高速建设被征收,其中涉及刘某户1.89亩田地,约4万多元土地征收款。闵庄组对刘某户1.89亩田地土地征收款的分配产生争议。经过梳理,发现此次的案件具有典型性和警示教育意义,决定联合法庭,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两代表一委员,在新安村以“流动法庭”的形式开庭,现场组织调解的同时广泛进行普法教育,通过耐心地开导讲解“千年土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道理,与大家坐在一起交心谈心,讲清其诉求土地的政策依据,争取双方的“先让礼让”,化解了长久堵在大家心里的气。同时让更多村民也能够感受到司法公正。就地开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参与旁听,不仅有利于案件调解,又能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流动审判”与其说是审理案件,实际上教育意义更重。镇里积极拓展的“流动调解”,将调解工作嵌入基层综治网格,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搭建参事议事平台架“桥梁”。小小六尺巷,争与和、进与退,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深意蕴。麒麟镇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探索成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新型社会组织“乡贤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在“村两委”与村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直接对立与冲突,而且乡贤理事会在乡村治理中具有“村两委”所不具有的权威,解决了“村两委”无法解决的问题,破解了大量乡村治理危机,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现如今麒麟镇各村建起了通组公路,整治了乡村环境,产业政策、农户收益都在乡贤理事会中得到落实,土地纠纷、邻里矛盾都在乡贤理事会中得到化解。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带来了三个可喜变化:一是从“对手”多到“帮手”多; 二是从“被动”多到“主动”多;三是从“看法”多到“办法”多。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主题下,麒麟镇新乡贤群体的崛起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开展文明新风实践塑“和美”。完善村规民约,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民行为等提供具象化的规章制度,融“德”“礼”“法”于一体,形成淳厚质朴的好村风,让村民彼此亲近、友爱、和乐。麒麟镇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载体,以“一约四会”工作为统筹,以乡风文明评议为抓手,大力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充分发掘麒麟镇历史名人文化,收集整理“朱光潜、慈云桂、陆大道、光升、李锦堂”等先贤先烈的故事,打造了集旅游、休闲、教育等于一体的“祥瑞麒麟、生态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打卡基地。通过建设村文化广场、乡风展示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新乡贤”“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把全村乡贤、麒麟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人物事迹梳理上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榜样的力量形成“蝴蝶效应”,婚丧嫁娶新风尚基本形成,农村陈规陋习得到有效根治,移风易俗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落实。

打造省级中心村树“美景”。六尺巷口的一旁有两幅石刻,摘录着张英、张廷玉父子《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的家风家训。管住身边人、家里人,张英为家里立了规矩。麒麟镇把“六尺巷”故事融入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家风教育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因村制宜,将廉洁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积极探索“廉政文化 乡村旅游”新路径,围绕“廉”“景”相融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廉旅”融合新路径,注重在红色文化中提炼廉洁文化,在地域文化中挖掘廉洁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弘扬廉洁文化,在家风家教中凸显廉洁文化。不断挖掘“廉”元素,选用“梅、荷、简、福、安”等象征廉洁的词汇,先后在梅花、泊塘、阳和、岱鳌、石婆等村,打造出“梅开五福、花漫四季”“水泊人家、荷塘秀色”“大道至简、乐享阳和”“大师故里、福地岱鳌”“安如磐石、曼妙婆”等美丽乡村旅游景点,2024年新安村孙肖庄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初步确定为“龙孙吐节、唯肖妙境”,这里也是巧用竹笋的别称“龙孙”来表达志存高远、节操高洁的精神,也是围绕“廉”“景”相融的思路,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文化,让党员干部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姚自强)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