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大通区上窑镇:“祠堂议事厅”打造基层治理新模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k8凯发国际版

安徽淮南大通区上窑镇:“祠堂议事厅”打造基层治理新模
来源: 方艳 2024-10-12 16:09:08 责编: 余红霞

“之前这里是个臭水沟,杂草丛生,蚊虫多,还有蛇,我们都害怕。去年开始实施改造工程,大家聚在祠堂议事厅,一起商量讨论。后来村里就开展生态塘治理,你看现在臭水沟变成了生态塘,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王先生指着整治后的大塘开心地告诉来人

dfe6f4c0946efa81faa61deca2ef900

据了解,2024年,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方楼村探索建立首个“祠堂议事厅”,以方氏公祠为载体,将祠堂打造成为村民自治议事场所,为村民提供一个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为建设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民事民议、凝聚共识的群众舞台,让村民做到了有事共商、彼此尊重,实现百姓的事情百姓自己商量着办,促进村民自治和乡村和谐稳定,带动方楼村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上窑镇方楼村通过祠堂议事厅解决家庭矛盾纠纷、基础设施改造等事项10余个,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议事厅里听民声。为方便群众更好地协商交流村务事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推进村庄建设等。方楼村倾力打造了祠堂议事厅,在祠堂议事厅不仅配置桌椅、书架等设施,还在墙壁上印有“有事好商量”“百姓的事情百姓自己商量着办”等标语,以及村规家训等内容。在书架上配备《民法典》等通用法律法规书籍和资料,旨在引导群众理性讨论问题、客观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共同参与农村基层治理。

现在方楼村将村里的重大事项提前通过祠堂议事厅进行协商沟通,建立初步方案,再提请村两委、村民代表和村党员大会进行最后的审定,通过筛选确保协商成果落实落地,更便于党员群众知情监督。通过建立祠堂议事厅,方楼村将党员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平台做深做细,推动党组织信息收集触角向村组“神经末梢”延伸,让党的耳朵“一杆到底”、群众的诉求“一呼百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22b30af4208b9ecf92151eea9d1936f

议事厅里解难题。成立祠堂议事厅主要的目的让所有村民都可以参加村里的各项事务,同时通过祠堂议事厅让更多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村民们可在祠堂议事厅自行讨论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时可向村党组织反映、寻求帮助。村党组织结合在“小院议事”、网格化管理等工作中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意见建议确定议事主题,并邀请相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议事成员参与协调解决讨论事项。当议事主题超出方楼村党组织能力范畴时,村党总支部再将该主题上报至上窑镇党委,通过镇党委邀请有关部门参与协商,进行最终的解决。

议事厅里见成效。破解基层治理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需要整合辖区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因此,上窑镇积极融合了公安、法院、司法、社会调解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同时,为提高协商解决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楼村党总支部对日常收集的群众困难、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将驻村法律顾问、包村干部和社会调解组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议事厅的特邀议事成员。根据议事主题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讨论,根据不同事项制定相应k8凯发国际版的解决方案和解决路径。今年年初,方楼村进行高标准农田治理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的排水管道直径不大,村民反映要求更换。村党组织接到群众反映后,随后邀请政协委员、镇农业部门和群众代表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排水情况以及如遇特殊情况排水管道能不能及时排水?经过大家一致协商,通过镇农业部门协调施工方进行了排水管的更换,确保了群众反映问题及时解决和工程顺利进行。

14476d79e4593a75f8d892d7a9f0287

小小议事厅,浓浓民生情。祠堂议事厅是我们做实服务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只有走进群众堆里听民声,坐在群众身边察民情,才能更好地解民忧。下一步上窑镇进一步探索协商议事模式,以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基层治理问题为切入点,零距离听取群众的心声和呼声,提供民事民议、凝聚共识的群众舞台,协调发挥各类组织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促进形成党组织领导、社会力量协同、群众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方艳 刘子健)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