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苗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干导游快三年了,一年有10万元收入。闲时可以在自家店里搞直播带货,帮助乡亲们推销各种富锌农产品。”12月16日,桐城市新渡镇土桥村回乡创业大学生唐斌一边直播带货一边说。
近年来,土桥村坚持党建引领,在资源开发、新业态培育上做文章,引进能人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唱活“经济大戏”,让强村富民的愿景日益变成现实。
原来的苗山湖,湖内淤泥沉积,周边杂草丛生,一片好山水,荒得让人心痛。2022年,该村筑巢引凤,引进能人程萍萍回乡创业,成立桐城市苗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开发苗山湖。程萍萍聘请10名回乡大学生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发展乡村旅游业。2023年底,该公司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万元,不断完善生态园基础设施。现在,1500亩的苗山湖生态园,基本建成4个功能区,其中垂钓中心150亩、采摘园400亩、盆景区100亩、民宿与大锅灶850亩,形成了集休闲娱乐、乡村体验、科普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因此每年增收15万元。
2023年,该村盘活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动员全村党员、群众以资金入股,共筹集股金204万元,村集体以土地评估75万元入股,建成2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现由两家公司租赁生产,吸纳80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务工收入近5万元,村集体每年获厂房租金6.5万元。
“我家3.75亩承包地租给了国泰家庭农场,每年不仅有1300元土地租金,还能在农场务工,每天能赚100元,可谓挣钱、顾家两不误。”说起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正在给油菜施肥的防返贫监测户吴显芳的高兴劲儿溢于言表。目前,该村4024亩农田已有序流转给6家经营主体,农户每年每亩可获404元田地租金,村集体每年增收16万元。该村党总支书记汪晓清说:“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务农劳动力缺乏。为避免田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村里把田地整合起来,流转给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稳住群众田地租金、就近务工这两块收入。”
村集体收入有保障,兴办公益事业就有了源头活水。近年来,土桥村新建了标准化的党群服务中心,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全村改厕496户,自来水入户率达100%;35个村民组通组道路全部硬化,总里程达20公里,沿路架设太阳能路灯210盏;全村投放50个垃圾桶,配置垃圾车3辆;重建涵闸8个、清淤当家塘42口;修建污水处理管网3000米、乡村大舞台1个、文体休闲广场3个。2023年,土桥村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黄君 孙传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