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舒城县百神庙镇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加快推进舒合、中心、神怡三个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养老不离村,都是熟悉人”。
加强阵地建设,变老有“所依”为老有“偎依”。整合提升辖区内闲置敬老院、校舍以及办公楼等设施资源,配备电视机、棋牌桌、茶水柜、养老床位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村级养老服务站,使其具备学习交流服务、集中照护服务、助餐助浴服务、健康指导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服务内容,也为农村老人开展自助互助服务提供场地。2024年,全镇新增3家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面积200余平米,每村定额补助3万元。
丰富活动载体,变老有“所乐”为老有“享乐”。设置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区域,给老年群体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学习与活动场所,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农村老人在社区、广场等场所开展包粽子、唱民歌、下象棋等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激发农村老人的生活热情,为老年人构建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提升他们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健全保障机制,变老有“所养”为老有“颐养”。通过建立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等,合理确定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覆盖范围和标准,重点关注老年人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补齐制度短板。树立“夕阳”无限好,“银发”亦是宝的服务理念,结合村委会、村卫生室日常工作,定期集中检查农村老人身体状况、了解困难需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蔡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