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镇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目标,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主要抓手,在人才强、治理新、产业好三方面下功夫,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切实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念好“人”字诀,强基固本下好“先手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今年以来补选村干部2名,村“两委”班子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0%,选拔2名村书记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9名,储备后备干部24名,已预任10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新青年”“老邻里”“五老银龄”志愿服务队,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互帮互助等方面发挥作用。持续开展乡土人才挖掘摸排,建立人才信息库,登记在外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等93人,邀请专业技术人才、专家教授,围绕鳜鱼养殖、草莓种植、碧根果等产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已组织开展培训10场次,覆盖300余人次。
打好“治”字牌,谋篇布局下好“关键棋”。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网合一”网格划分,划分84个网格,建立“村党组织—支部网格长—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联片体系,将区域内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各项日常事务入网,网格内亮出党员身份,设置党员先锋岗36个、划出党员责任区48个,切实做到责任到人、职能到岗,保证网格内事务管理精准。打造“邻里驿家”党建品牌,吸纳老党员、老村干、村民组长等多方共治力量,组成邻里议事联盟,推动群众公共领域问题的解决,积极营造“邻里事、邻里议,邻里人、邻里评”的良好氛围。
唱好“产”字歌,凝心聚力下好“制胜棋”。扎实开展“三资”清理,对村级资产资源资金进行全面梳理,争取项目资金将闲置建设用地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厂房,引进滁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每年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预计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10余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采用“支部 企业 农户”模式,发展芡实、莲子、碧根果、鳜鱼等产业,带领群众学习种养殖技术,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金果果”碧根果种植生产、“恬翡”果莲种植2个共富工坊,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施璐)

